2009年6月9日星期二

兩種誤解

"黃昏時分,一隻土狼在尼羅河的河岸上遇見一隻鱷魚。
土狼向鱷魚打招呼:「先生,近來可好?」
鱷魚回答:「我最近很不好。
有時,當我痛苦或悲傷,我會流下眼淚。
沒想到大家卻說:『猫哭耗子假慈悲。』
這讓我痛苦得說不出話來。」
土狼聽了,對鱷魚說:「你講到你的痛苦和悲傷,
可是請你也想想我的處境。
我凝視著世界的美麗,凝視著它的美妙與奇蹟,
我由衷地發出愉悅的笑聲,
蕞林裡的人卻說:『這是魔鬼的笑聲。』」 "
紀伯侖〈淚與笑〉《鯨魚與蝴蝶》

哭得像鱷魚,笑得像土狼,誰比誰更悲?


"一天晚上,一男一女共坐在一輛驛馬車上,
他們以前曾經見過面。
男人是個詩人,當他坐在這位婦女的身邊,
便想講些故事來逗她開心。
這些故事有的是他自己編的,有的不是。
可是他在說故事的時候,女士卻睡著了。
馬車突然傾斜了一下,女士驚醒過來說:
「我欣賞你對約拿和鯨魚這個故事的詮釋。」
詩人說:「可是太太,我剛剛所說的是我自己編的故事,
那是關於一隻蝴蝶和一朵白玫瑰相遇的故事呀﹗」 "
紀伯侖〈鯨魚與蝴蝶〉《鯨魚與蝴蝶》

鯨魚也好,蝴蝶也好,
誰的故事並不重要,
只要你喜歡就好了。